近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承办的“第五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隆重举办。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39人获得荣誉杯和专业特等奖(其中19人获得全市讲述提名荣誉),128人获得一等奖,114人获得二等奖。北工大推荐的4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教师陈志杰作为市讲述人参加现场展示交流并获得特等奖和荣誉杯,材料与制造学部教师袁涛获一等奖,理学部教师张明明和城市建设学部教师张玄一获二等奖。
陈志杰,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副教授、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评选为“立德树人榜样”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他以《我的“中国芯”》为题目,讲述自己为祖国芯片事业添砖加瓦的雄心壮志,以及和多位优秀学生在“芯”生活中相遇、与“芯”为伍、真“芯”相伴,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
“让中国芯片从‘卡脖子’困境中走出来,必须自主掌握核心芯片技术,而技术自主的前提是人才。去大学当老师,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进入芯片行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谈及最初的梦想,陈志杰讲道。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面对门槛高、入门难、投入高的专业特点,陈志杰通过积极倡导以赛促学、团队协作分工做芯片以及普通和特色组会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努力破解芯片人才培养难题,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芯片设计机会。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陈志杰的“芯片战队”不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也收获了学生们的极大认可。
我的“中国芯”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 陈志杰
怀揣“芯”梦想,回国从教
2012年,我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毕业,学的是我非常喜欢的芯片设计方向,芯片,现在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在当年却非常冷门。那一年,芯片国产化率约7.2%,国内芯片严重依赖进口。优秀的人才,更倾向于去互联网大厂寻找高薪的职位。以某颗高精度芯片为例,当时国内不少公司都想攻克这颗芯片,但均以失败告终。芯片产业不成气候,人才严重匮乏。
何去何从?那时的我,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出国留学。先出去学习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学成回国当老师。我想,让中国芯片从“卡脖子”困境中走出来,必须自主掌握核心芯片技术,而技术自主的前提是人才。去大学当老师,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进入芯片行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咬住“芯”技术,坚定前行
2016年,我从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毕业,有幸来到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从事了我喜爱的芯片科研工作,教授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的课程。2017年,我光荣地成为班主任。
2018年,美国对中兴实施出口禁令,芯片这两个字一夜之间走进千家万户。
我和班上的同学聊天,有同学问我:陈老师,咱们这个专业有前途吗?我们未来到底要做啥?学生们的问题是我必须要面对和回应的!
有一个深夜凌晨,我加班以后打车回家,司机师傅好奇地问我:“您是当老师的吧?怎么还需要加班这么晚?”获悉我是从事芯片工作以后,师傅问了我很多关于芯片的问题。“就像您这样玩命干,我们的芯片何时超过美国呢?”师傅深夜的这一问,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可以说“刺激”非常大。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在关心着我们的中国芯事业,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是召唤,是使命,也是责任。
培养“芯”青年,我们一直在路上
接下来,我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学生们的问题,他们不再问我专业有没有前途,而是很多学生自愿加入我的“芯片战队”。比如吕同学,从大一开始就铁了心要做芯片,一直跟我学习芯片设计技术,最后顺利推免至清华大学,并且直博,继续芯片技术学习。
“芯”火点燃,但是我深知,作为一项门槛非常高的学科,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入门。然而我们又是一个投入很高的专业,我咬住牙,盯紧目标,花再大的代价,也要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的芯片设计机会。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积极倡导以赛促学。通过竞赛,让本科同学直接积累设计芯片基础知识,并加以应用,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我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赛事,并斩获全国的一等奖和北京市的一等奖。
第二,团队协作分工做芯片。我们分成了3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专注一颗芯片。对于共性知识,我们录制视频和PPT,提供给刚进组的同学学习,最后,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进入确定的学习小组。
第三,普通和特色组会相结合。普通组会重点讨论技术问题。特色组会方面,比如每年年初的迎新会,我们会定外卖,边吃边聊未来一年的计划和指标。
“芯片战队”,不断突破
2022年,我的实验室经过五年的研发积累,期间不断失败,不断重来,我们终于开始有成功的芯片测试结果了!
2023年,我的科研经费从最初的5万元,到现在已经超过千万,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提出了新型的芯片设计方案,成功拿到了第一笔技术转让费用。
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同学们极大认可,连续两年被投票为“立德树人榜样”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越来越多的中国芯片公司成立,依靠自主研发推动中国芯不断发展壮大,刚才提到的那颗电网的高精度芯片,市场上已经有5家公司攻克成功,并且实现了产业化量产。
2023年,美国开始封锁芯片制造和EDA软件,外部环境越来越恶劣,我和我的学生们,还有更多的同行们,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去为我们的“中国芯”而战。
为“中国芯”而战!为我们的“中国芯”而战!